CG電子 / GB電子 / POLY保利體育 / 世界娛樂真人 / 淘金娛樂城 / 線上投注

簽約金更勝郭泓志的旅美巨人…在中職卻是曇花一現?

CG電子, GB電子, POLY保利體育, 世界娛樂真人, 淘金娛樂城, 線上投注

或許一般人不太理解,

GB電子

但我們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職業棒球選手們,通常都是萬中選一的存在,不管你在學生時期名氣多響亮,或甚至進入職業後曾經投出或打出亮眼的表現,只要你拿不出成績了,那一切都是枉然,也正是因為職業舞臺的殘酷,才會讓臺灣棒球場上出現過許多「流星」般的選手。 
請繼續往下閱讀

在20年前左右,旅美的風氣才剛開始盛行,也因為「王曹陳郭」的出現,讓臺灣球員也能升上大聯盟的想法不再是夢想。 2001年底,有一位球員,緊跟在這四位傳奇之後前往美國職棒,成為臺灣歷史上最年輕就和職棒球團簽約的學生球員,簽約金還高達140萬美元,可惜雖然有198公分高,和150公里以上球速的實力,他卻始終沒能站上大聯盟的舞臺,就連回臺灣發展後,繳出的成績都遠遠不符合第一指名的期待。 
請繼續往下閱讀

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,羅錦龍的故事吧。 身高198公分的羅錦龍,其實從小就異於常人,就讀協進國小畢業時,已經有172公分高,曾經有人問他,是如何長高的,他的回答是,每天早餐吃牛肉湯,因為羅爸爸就是從幼稚園大班開始,帶著羅錦龍每天這樣吃,不知不覺就長這麼高了。 
請繼續往下閱讀

小學四年級開始打棒球的羅錦龍,原本其實對籃球更有興趣,畢竟在他的年代,灌籃高手正夯,加上喬丹開創公牛王朝,這兩者都深深影響到羅錦龍,他甚至常幻想自己是櫻木花道,希望能成為像他一樣的籃球高手。 不過,羅爸爸比較希望兒子走棒球這條路,小六時還送他去美國,參加道奇的棒球訓練營,也因為那次的經歷,有野茂英雄指導他投球、傳奇名捕Piazza還替他接補,讓羅錦龍對棒球的興趣大增,甚至開始有了「旅外」念頭。 從協進畢業後,羅錦龍進入建興國中,國一時沒有太多比賽機會,所以他還到臺南棒球場擔任球僮,看著謝長亨、羅國璋、陳政賢、洋將賀亮德等人在場上奮戰,自己也逐漸變成獅隊的球迷。 到了國中畢業時,羅錦龍已經是身高194公分的巨人投手了,在投手丘上具備140公里的條件,自然也吸引眾多青棒隊伍關注,最終他選擇了高苑工商。 剛到高苑時,羅錦龍雖然有得天獨厚的身高優勢,但身體協調性僵硬的問題影響到了投球,讓他陷入蠻大一段低潮,當時總教練蔡啟生還怕他會繼續長高,積極尋找「偏方」,希望能讓他的身高原地踏步,否則怕影響到羅錦龍投球的未來性。 也因為高一表現普通,同期又有鄭錡鴻這位左手王牌可用,所以羅錦龍參加金龍旗時,只是在場邊替他記錄的,沒有拿到太多上場機會。 然而,蔡啟生總教練對於鄭錡鴻這位「小高一」實在太過倚賴,從高中聯賽一路投到金龍旗,導致鄭錡鴻在四強戰對南英時,出現了受傷的狀況,蔡總自己還因為跟裁判發生爭執,被驅逐出場,讓高苑的三連霸岌岌可危。 在鄭錡鴻臨時傷退後,羅錦龍被指派上場,當時教練告訴他,你是高一,投不好也是應該的,所以你就上場吧,羅錦龍聽了之後還真的放心不少,

淘金娛樂城

上場把剩下的局數吃完,也守住高苑的領先,帶領球隊以一分之差險勝南英。 冠軍戰面對臺中高農(現已改名為興大附農),高苑在王牌鄭錡鴻無法先發的情況下,決定推出另一位小高一,也就是四強戰表現亮眼的羅錦龍掛帥,

線上投注

結果他前五局讓中農打線無安打,投完八局也只掉一分。 到第九局時,高苑已經以3比1領先,此時羅錦龍用球數也破百了,結果教練居然沒打算換投,繼續把羅錦龍留在場上,結果他後來挨轟導致戰局被扳平,最終是緊急換上林正豐止血,再靠著蘇建榮延長賽的再見安打,才驚險贏下勝利。 但不管怎麼樣,四強戰臨危授命中繼、冠軍賽又先發的羅錦龍,成為了高苑奪冠的MVP,他也靠著這次賽會一戰成名,成為國外球探的頭號目標。 2001年亞錦賽,是羅錦龍首次參與青棒層級的國際賽事,也是他生涯的最後一次,面對韓國、澳洲他都先發上陣,合計14局送出18K,僅僅丟掉1分責失,最快球速還來到149公里,對一位16歲的投手而言,這表現真的無懈可擊。 雖然在投手獎項上,敗給了隊友一分都沒掉的隊友李鎮男,但羅錦龍傲人的身材條件跟投球天賦,已經讓多支美國職棒球隊忍不住,最終是落磯隊開出140萬美元的簽約金,在當時僅次於曹錦輝跟王建民,甚至比郭泓志跟陳金鋒都還高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身為臺灣最年輕就赴美的學生球員,羅錦龍孤身一人前往美國發展,當然也遇到了語言及文化的重重考驗,羅錦龍也提過,自己去美國的前兩年,完全無法適應環境,身心靈都處於很封閉的狀態。 出國以前,他把一切都想得很簡單,想說吃飯就吃漢堡,不會講英文也有翻譯沒關係,但去了以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,在小聯盟的生活非常辛苦,羅錦龍住在寄宿家庭也不適應,甚至還在隊上遇到學長的霸凌,球技完全停滯,連一個朋友都沒交到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而且,因為他當初沒服兵役交出國,所以在休賽季期間,他也沒辦法回家休息,只能是家人去美國找他,或者到鄰近的中國待著,然後等待家人過去,直到2005年底,他才終於靠著身高超出195公分取得免役證明,恢復「自由」進出臺灣的機會。 2002年從新人聯盟起步,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,才終於升上2A,也因為成長緩慢,讓他早去美國的年齡優勢,變得不再「特殊」,好不容易適應環境後,慢慢步上軌道後,又換成傷勢來敲門了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2008年,是羅錦龍最接近大聯盟的一年,雖然沒有被中華隊選進奧運24人名單中,但專注在2A賽季上的他,終於在球季尾聲獲得球團肯定,本來已經要在九月大聯盟名單擴編時,拉他上去觀光,結果羅錦龍卻在這時進入傷兵名單,必須開刀取出手肘的碎骨,

世界娛樂真人

也讓他的大聯盟夢碎。 而這個傷勢,也困擾著羅錦龍一年多的時間,隔年他不但延後開季,歸隊後投每幾場就又復發,九月必須再動刀,所以他的最高層級還是停留在2A。 雖然落磯球團前期給予羅錦龍滿滿的耐心,即便在他受傷之時,還是願意不斷跟他續約,希望給他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,2010年也終於等到他健康回歸,升上了3A。 但隨著新血越來越多,羅錦龍的年紀已經是隊上數一數二大的,進步幅度也有限,落磯甚至還想把他改為側投,結果反而越改越糟,最終在2011年季中將他釋出,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旅美生涯。 當時落磯其實有給羅錦龍一個選項,就是希望栽培轉職成農場的教練或球探,但他還是想當選手,因此婉拒了球團的提議,回臺後也沒有馬上投入選秀,而是先跟著中華培訓隊征戰,然後投入到大西洋聯盟打拼,

POLY保利體育

看能不能被其他球隊網羅。 不過,羅錦龍在大西洋聯盟的成績並不佳,整季都以後援身份亮相,37場出賽拿下1勝0敗,ERA是偏高的5.36,這也促使他從「美」夢中醒來,決定在27歲的年紀,投入2012年的中職選秀會。 當年選秀會上不只羅錦龍,還有胡金龍、陳鴻文、高國輝等旅外球星回歸,加上業餘大物曾琮萱、王峻杰等,球迷的關注度自然也高。 而當羅錦龍被媒體問到,最想加入哪一隊時,他的回答是,自己從小在臺南長大,也是統一獅迷,目前也正跟著獅隊練球,這個「獅」心應該也相當明顯了,最終獅隊也實現他的心願,用首輪籤挑了羅錦龍。 蘇泰安領隊選後也歡喜表示,球隊原本就想補先發投手,羅錦龍非常適合,而且他也已經在臺南球場隨隊練習一個月,很能掌握他的狀況,選他就有種在選女婿的感覺,相當滿意。 可惜的是,多年後回頭來看,統一選擇羅錦龍,放掉了挑高國輝的機會,確實是虧大了,因為他們兩個在中職舞臺繳出的成績,真的是天差地遠。 2013年開季,羅錦龍初登板對上兄弟象,以六局失兩分的優質先發,開啟了他的中職生涯,整季吃下19場先發共111局,與潘威倫一同扛下了本土輪值,拿下10勝4敗ERA3.65的表現,甚至更勝嘟嘟,跟費古洛並列隊上的勝投王,展現獅隊新本土一哥的氣勢。 雖然獅隊當年經歷季中換帥的風波,日籍總教練中島輝士下臺,但陳連宏代理上任後,帶領統一獅的戰績扶搖直上,打進了最終的臺灣大賽,羅錦龍也在G2擔任先發,主投七局僅失兩分還拿下MVP,最終獅隊以4:0擊敗義大犀牛奪冠,羅錦龍的加盟也被認為是當年獅隊奪冠的X因子,功不可沒。 隔年羅錦龍也維持著絕佳壓制力,還對兄弟飆出一場132球的九局完投完封勝,甚至是他打球生涯第一場完封,上半季就已經摘下六勝,很有機會連續兩季達成「十勝」的成就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然而,在7/29的比賽,對義大只投五局退場後,羅錦龍就傳出肩膀有傷必須下二軍,原本以為只要稍作休養,跳過幾次先發就會歸隊了,想不到這次下去,羅錦龍居然得等超過三年的時間,才能再回到一軍舞臺上。 原因在於,羅錦龍的右肩傷勢非同小可,一開始他到醫院檢查,都找不到真正的病因,只能打針、吃止痛藥,但一傳球就會痛,就像被針刺到一樣,

CG電子

只能在醫生建議下動刀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對於投手而言,肩膀開刀要重回球場的機率並不高,當時的研究數據甚至說只有「10%」,這也讓羅錦龍陷入長考,經過近一年的時間考慮後,終於決定走上手術臺,希望自己能成為那百分之十,像賽揚投手Chris Carpenter看齊。 不過,實際進手術房後,醫生認為羅錦龍的肩傷比想像中嚴重,原本以為動關節鏡手術,修補破損的肩盂唇和脊上肌即可,沒想到羅錦龍的二頭肌肌腱斷了,只好把右肩切開,再接合肌腱,手術花了三個多小時才完成,也讓羅錦龍的復出之路,變得更加崎嶇艱難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2016年8月中旬,羅錦龍好不容易脫離傷兵行列,開始在二軍出賽,卻因為開刀後失速的關係,他必須更拼命的訓練,還在季末參與冬盟的賽事,希望能在2017年賽季強勢回歸。 結果到了2017年,他又因為春訓期間手臂不舒服暫緩進度,直到七月才復出,終於等到了9/15,黃甘霖總教練升他上一軍擔任先發,可是在這場比賽中,我們看到的羅錦龍,已經完全是不同投手了。 原本採取上肩投球姿勢,擁有逼近150公里火球的羅錦龍,回歸一軍最快球速只有137公里,揮臂看起來相當卡,控球也完全走樣,最終只投三局就丟四分退場,然後就又回到了二軍,直到2018年賽季結束後,都沒有再回來過。 這時他已經33歲,球團希望羅錦龍能夠卸下選手身份轉任教練,可是最終被羅錦龍說服了,他還是想拼一年,以「破釜沈舟」的心態,在二軍投手教練林岳平的建議下,改專注在中繼的角色上,一來是評估他現身體能力,要負擔長局數的投球比較困難,二來也是看能否增強自己在短局數的壓制性,爭取競爭力回到一軍。 可惜的是,職棒賽場終究是現實的,在選手生涯最後一個賽季,羅錦龍繳出18場出賽,防禦率9.19的二軍成績,九月底獅隊還刻意拉他上一軍,給他一個畢業旅行的機會,投了兩場失掉四分後就離開一軍,年底跟隊友朱元勤一同宣佈轉任教練。 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在中職賽場上,看到這位旅美巨人的身影,因為他已經承接了外籍教練納瓦洛的衣缽,成為獅隊新任的一軍投手教練,跟王建民同場「走秀」的畫面,也變成統一跟兄弟交手時的一大看點。 對於獅迷而言,羅錦龍真的就像流星一樣,原本以為用第一指名籤挑到的海歸王牌,真正活躍在中職賽場上的時間居然不到兩年,每一年都在等他復活,結果一年等過一年,就等到變教練了,真的是非常可惜。喜歡我的文章,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,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。FB搜尋 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?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-什麼都聊廢文區、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!更多棒球場上的流星: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游擊手篇:林瑋恩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中繼王篇:曾翊誠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全壘打王篇:陳文賓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守護神篇:許銘倢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王牌投手篇:宋肇基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旅日巨投篇:姜建銘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當家外野篇:黃龍義【棒球場上的流星】超級獅王篇:曹竣崵封面來源:運動視界圖輯,